方正集团确认债权(方正集团正式确认1127亿债权:400多家机构或产品踩雷)
近日,北大方正集团(以下简称“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根据当日会议披露,方正集团截至4月21日已确认的债权金额合计1126.76亿元,其中:普通债权合计1027.6亿元,有财产担保债权合计99.16亿元。
多家保险、信托、券商、公私募基金以及基金子公司等400多家机构或产品户均申报了方正集团债权。
“今天会议上管理人、审计机构、评估机构等均做了相关报告和说明,债权人需要表决财产管理方案和关于债权人会议召开及表决方式的议案两项内容。”4月30日,一位参会债权人告诉记者。
多机构“踩雷”
从当前债权申报结果看,陷入方正集团重整风波的机构不乏头部金融机构。记者了解到,其中:
- 中信证券、申万宏源证券等有20多个资管产品均持有方正集团,单个产品债权金额超过亿元的不在少数;
- 方正证券亦有十余只资管计划申报债权,单个产品债权金额少则两千万,多则破亿;
- 此外,还有天风证券、西南证券、海通证券等多个券商机构在列。
对于公募基金来说,海富通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创金合信基金、金元顺安基金、财通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亦有资管产品申报债权,债权金额破亿的产品不在少数。譬如:
- 金元顺安旗下一只资管计划债权金额接近30亿元,
- 交银施罗德基金旗下资管计划也持有超过3亿,
- 创金合信基金旗下的资管计划,债权规模最多也超过两亿。
此外,还有多家基金子公司也“中招”。比如:
- 大成基金在香港的子公司大成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旗下也有产品踩雷,债权规模超过2亿;
- 富国基金的子公司富国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鹏华基金的子公司鹏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均有相关产品踩雷。
值得一提的是,人保资产旗下则有8只公募基金产品中招,其中包括人保纯债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基金、人保福睿18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基金、人保福泽纯债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基金、人保双利优选混合型基金、人保鑫利回报债券基金、人保鑫盛纯债债券基金等,合计债权规模超过9000万。
Wind数据显示,方正集团至今一共发行了50余只债券,24只债券为实质违约状态,当前余额合计365.4亿元。由于已经进入重整程序,北大方正的存续债券也不再进行个别清偿。
重整在途
方正集团管理人接管方正集团后,目前已开启资产核查工作,并委托审计、评估机构以2020年1月31日为基准日进行专项审计和评估。
“管理人方面针对重整期间财产管理机制提出了几点措施,包括方正集团层面重整期间采取管理人管理模式,由管理人负责管理公司财产和营业事务。管理人将全面接管公司财产、行使经营管理决策权、聘任经营管理层协助负责营业事务、集团资金由管理人统一归集和使用等等。对于下属公司层面则是重整期间管理人将指导集团行使股东权利,参与下属公司法人治理。”有债权人告诉记者。
4月21日,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发布了关于招募战略投资者的公告。公告指出,为推进方正集团重整工作,管理人拟公开招募战略投资者。本公告对全体意向战略投资者同等适用,但并非要约文件,不具有投资协议的约束力。
管理人方面表示,本次招募战略投资者旨在完成方正集团重整,有效整合产业资源,优化资产结构、债务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和人员结构,维护全体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化解债务风险,最终打造资产质量优良、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具备可持续盈利能力的企业。
针对后续工作安排,北大方正管理人公布了五个步骤。
1、尽职调查。意向战略投资者根据管理人的安排,对方正集团开展尽职调查,并根据管理人要求缴纳1亿元尽调保证金。管理人有权对意向战略投资者进行反向尽职调查。
2、提交方案。意向战略投资者应根据管理人的要求提交投资方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偿债方案、产业整合计划、投资金额、资金来源、报价依据、经营方案、职工安置方案等。
3、遴选。管理人在法院的监督指导下组织遴选工作。管理人将依据投资方案筛选意向战略投资者,入选者应根据管理人要求缴纳投资意向金。管理人可组织主要债权人等有关各方组建遴选委员会,最终确定战略投资者。
4、签署协议。战略投资者确定后,应按照管理人要求签署相关协议,其投资意向金(不含利息,下同)自动转为履约保证金,并在重整计划(草案)获得法院裁定批准后转为投资价款。重整计划(草案)经法院裁定批准后,各方应按照相关协议及重整计划的内容履行。
5、退款安排。原则上,不参与下轮程序的意向战略投资者,管理人将在上轮程序结果确定后退还其尽调保证金或投资意向金(无息),具体退款事宜由管理人另行通知。
方正集团暴雷始末
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于1986年投资创办,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大型企业集团。截至2018年底,方正集团总资产3606亿元。
近年来,由于股权纠纷,以及由于股权纠纷导致的形象“降级”和信任危机,方正集团现金流持续恶化,生产经营连续亏损,多处资产被查封冻结。
“燃爆”投资圈的,是去年12月该集团因流动资金紧张,未能按照约定筹措足额偿付资金,“19方正SCP002”不能按期足额偿付本息。据债权人透露,方正集团实际已有近几十亿元的金融贷款逾期。
为化解债务风险,北京大学和方正集团曾多次努力尝试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市场化重组,但均未成功。
方正集团2月18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债权人北京银行以方正集团未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不具备清偿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为由,申请法院对方正集团进行重整。旗下4家A股上市公司方正科技、中国高科、方正证券、北大医药也发布了方正集团被申请重整的提示性公告。
相比于“一对一”的庭外债务重组,司法重整具有时间短、效率高的明显优势,有利于保护债权人权益,维持企业营运价值、职工稳定和资产完整,实际上使得方正集团进入“保护期”。
“进入司法程序,所有问题都是在法律监督下的公开透明的平台上解决,确保此前的股权纠纷得到公正处置,确保集团资产在甩掉历史包袱后干干净净,确保重整计划得到债权人认可。”上述人士解释。
一位接近工作组的人士还告诉记者,此次选择司法重整,最终目的绝对不是破产清算,而是脱困重生。
之所以选择重整,而非破产清算,与方正集团自身资质有关,也充分体现了高风险机构处置没有固定范式,而是对症下药、一司一策。方正集团官网信息显示,集团旗下有IT板块、医疗板块、产业金融板块和产城融合板块,是首批6家“全国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基本资质良好。
按照法律规定,重整是专门针对已经具备破产原因,但又有维持价值和再生希望的企业,是救助危困企业的一种法律制度。其本质是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推动方正集团与相关利益方依法采取各种自救措施,最大限度维护各方利益,推动方正集团尽快从债务困境中重生。
而对比之,破产清算则是为了清理陷入困境的企业,通过在法院监督下的财产变现、分配等行为,实现企业出清、退出的效果。
而且,重整并不影响债务人企业的法人主体资格,生产经营可继续进行,职工就业、税收缴纳不会因重整程序启动而自动中断。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结构化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