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健康科普堂 | 春季流行性感冒多发 预防措施学起来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周期性爆发和季节性流行的特点,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一、流感的临床表现
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儿童的发热程度常高于成人,患儿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较成人多见,新生儿可仅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
老年流感不典型、不简单,严重者并发肺炎、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甚至出现休克。
儿童流感并发喉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较成人多见。
二、针对流感的抗病毒治疗
1.抗流感病毒治疗时机。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流感样病例,应尽早给予经验性抗流感病毒治疗。发病48h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48h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抗病毒治疗中发益。
2.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达菲:成人剂量每次75mg,2次/日,疗程5d,重症者疗程可适当延长。肾功能不全者要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
3.血凝素抑制剂——阿比多尔:可用于成人甲,乙型流感的治疗。
用量为每次200mg,3次/d,疗程5d。
4.依赖性RNA内切酶抑制剂——巴洛沙韦·速福达:只需服用1次,40mg,见效快。
三、如何预防流感?
1.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种者播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2.药物预防。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建议对有重症流感危险因素的密切接触者(且未接种流感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免疫力)进行暴露后药物预防,建议不要迟于暴露后48小时用药,可应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等(预防量同治疗量,1次d,应用7天)。
【本期专家】
史冬瑶,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发热门诊副主任,呼吸二科、感染病房副主任,主任医师。辽宁省中西医传染病学第三届分会委员、省细胞生物学分会老年医学委员会委员,沈阳医学会第八届呼吸病学分会委员、肺癌治疗学分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