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视频|流感和感冒有啥区别?感染了咋办?病毒学专家解读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陕西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余鹏博
西部网讯(记者 马晴茹 范志海)“自今年2月底以来,陕西哨点医院门急诊中流感样病例明显增多,与近期我国多数省份流感发病率上升趋势相似。”今天(3月10日),针对近期流感形势,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采访了陕西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余鹏博。
视频加载中...
流感和感冒有哪些差异?
余鹏博告诉记者,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流感有明显的季节性(我国北方为10月至次年3月多发);普通感冒季节性不明显。
“两者症状也不同,流感的典型症状为发热,可高达39~40℃,伴有寒颤;全身症状重,头痛,肌肉痛,乏力。普通感冒一般不发热或轻、中度热,以鼻部症状为主,打喷嚏,流涕、鼻塞;全身症状轻或无。”余鹏博说。
余鹏博说,流感一般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孕妇可合并肺炎、中耳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可能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普通感冒并发症少见,一般5-7天痊愈。
流感病毒从哪里来?
余鹏博说,流感病毒主要存在于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和动物身上,尤其是禽鸟类、猪、马等常见动物,常见的来源于人并感染人、在人际间传播的流感病毒有4种,甲型的H1N1和H3N2、乙型的Victoria 系和 Yamagata 系。
“还有来源于动物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染的流感病毒,其中最常见的是人感染禽流感,比如H5N1、H7N9等。”余鹏博说,流感病毒在人群间、动物间、人群和动物间传播,并持续存在,感染的发生都是源于接触到了病原。
哪些人是高风险人群?余鹏博说,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是抗体持续6-8个月后会逐渐下降。流感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孕妇、5岁以下儿童(2岁以下者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65岁及以上老年人以及其他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
流感的主要防控措施有哪些?
余鹏博说,对于流感防控,个人要做到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避免穿堂风);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咳嗽、打喷嚏时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或用上臂衣袖遮掩;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
同时,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流通不好的公共场所,若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接种后可显著降低患流感及流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还可以减少患流感后传染给他人的风险。
余鹏博提醒广大市民群众,在目前换季时节,早晚温差较大应避免受凉,及时增添衣物,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人们到野外踏春赏花的频率增多了,与野外禽鸟及其排泄物接触机会也相应增多,人感染禽流感的防控也不能忽略。”余鹏博说,禽流感也是流感的一种,感染来源是活禽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或是被这些污染的农贸市场活禽交易区。
防控人感染禽流感主要要做到:不接触鸡、鸭、鹅之类的活禽及其粪便,不去交易活禽的农贸市场;少去野外,不要接触野鸟。(如果发现生病或死亡的野鸟,应及时向当地的野生动物或林业管理部门报告);注意厨房卫生,用砧板要生熟分开,做饭做菜一定要烧熟煮透。
感染流感怎么办?
余鹏博说,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气短等一种或多种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并进行流感病原学检测,及早发现、确诊流感或人感染禽流感,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既耽误了自己,又可能影响他人。
余鹏博说,接种流感疫苗是有效预防流感的最佳手段,应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流行季在疫苗可及的情况下也可接种。接种流感疫苗可抵御流感病毒的侵袭,减轻症状;保护接种者及其家人、朋友,防止出现严重流感症状;保护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婴幼儿和孕妇等,防止因患流感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降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者因流感而住院甚至死亡的风险。
为什么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呢?余鹏博告诉记者,人体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力会随时间衰减,衰减程度与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疫苗抗原等因素有关;接种灭活流感疫苗6-12个月后抗体水平显著降低 ,上季节的流感疫苗接种者(或感染病毒者)中,目前多数人的免疫力已下降,不足以预防下年度的流感病毒感染;且流感病毒变异性明显,每年流感疫苗筛选推荐的病毒株可能不同。
编辑:马晴茹
本文来自【西部网(陕西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