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磨了又磨,中泰铁路是否停建?
近日,泰国国家铁路局代理局长阿暖表示,中泰铁路合作项目曼谷至呵叻路段被交通部退回让铁路局重新研究,该线路全长252.5公里,投资1790亿泰铢。退回重新研究的原因是还没有百分百完善,缺少各种情况的详细影响评估,例如旅客数量低于目标10%或20%,将会出现怎样的影响。
回顾中泰铁路合作项目的推进过程,就能感受到这个项目可谓“好事多磨”,泰国媒体经常使用“马拉松”一词来形容这一过程。
中泰铁路:磨了又磨的“好事”
中泰高铁是中国倡导的泛亚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泰国政府更新日益老化的铁路网络计划的一部分。根据2014年中泰双方签署的《中泰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规划中的路线全长约860公里,呈“人”字形,贯穿泰国南北。中泰铁路的首段铁路将从泰国曼谷延伸至东北部呵叻府,总长250公里,工程定于2016年12月展开。
然而,这段万众瞩目,意义非凡的合作,却并不是如同期望中的一般“顺风顺水”,而是好事多磨,磨了又磨。
2016年3月,泰国政府宣布决定自行承担首段铁路工程的全部费用,理由是中方提供贷款的利率以及对工程总投资的预算都无法令泰方接受。此外,中方要求在铁路沿线范围享有开发权,也令泰方难以接受。
在贷款利率上,泰国对中方提议的2.5%利率并不满意,希望中国给予的优惠利率能低至2%。泰国追求的是贷款利率和项目成本的“友情价”,泰国交通部长阿空曾声称,中泰铁路合作项目是连接该地区的一个重要政府间项目,也是为了纪念中泰两国建交40周年,“这正是我们为何对中方说,这是一个友谊项目,所以不要赚取任何利润。”
双方对成本造价也有不同说法,中国将中泰高铁的造价定为5600亿泰铢(约1084亿人民币),但泰国认为这个报价太高。中国对首段铁路建设的估计造价为1900亿泰铢(约368亿人民币),泰方的估计则为1700亿泰铢(约329亿人民币)。
分歧还包括泰方提议的合资企业股份结构。在泰方看来,这一项目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方应该承担绝大部分的投资。但在要求中方承担更大投资额的同时,泰国又不愿意出让沿线的开发权。阿空坦言泰国选择成为独立投资者是因为它无法向中方提供其他优惠条件,包括沿线开发的权利。
此外,泰国媒体报道了不少泰方在铁路谈判过程中提出的要求,侧面反映出为何动工时间如此难以敲定。
据泰国《泰叻报》报道,泰国总理府发言人讪森表示,鉴于中泰铁路合作项目涉及的预算大,技术细节多,相关工作必须步步到位,还要考虑到投入是否划算的问题,因此肯定需要一些时间。
讪森还提到,项目要按照泰国法律实施,中方人员因此要取得“参与工程的职业许可”,包括从泰国工程师协会和建筑师协会获得从业许可,以保证中方人员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确保项目的安全。泰国目前没有掌握高铁技术,设计要依靠中方人员,但讪森说泰国铁路局已安排本国人员参与以保证项目符合所谓国际标准。
阿空2016年12月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当时项目最困难的部分是工程图纸的设计,因为中泰双方图纸设计的标准不太一致,所以一直在参照国际标准进行磨合,图纸设计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另外,泰国还要求车站设计要带有泰国文化特色,讪森说泰方已把本国设计师设计的带有本地特色的车站方案送给中方作为设计样板。
2017年初,阿空再次对外宣称,项目仍有两个问题没解决:第一是中方提供的项目设计方案中涉及的标准仍是中国标准,不是国际标准,且有些部分用的是中文,仍未翻译成英语;第二是个别文件的条款不符合泰国法律,比如中方提出泰方不按时交地要被罚钱,这一点泰方不能接受。
“耐心一点”方能成其美事
虽然上述问题都成了项目动工的绊脚石,但目前中泰双方都在积极解决问题。面对中泰铁路合作项目曼谷至呵叻路段被交通部退回让铁路局重新研究的新情况,阿暖称铁路局将尽快整理相关材料,以提交铁路局委员会审查,并且逐级提交给交通部和内阁会议,预计最快将在2017年5月内提交铁路局委员会。
据消息人士透露,铁路局委员会已经批准过1次泰中高铁合作项目,但是交通部要求重新进行更细致的研究,需要铁路局委员会再次审查,让整个项目的研究更加健全和完善。
阿空对项目很有信心,他一再强调:“泰中铁路合作项目一定会实施的,大家还要耐心一点。”他曾说,该铁路建成后,沿线城市有更多机会吸引投资,将极大地改变泰国人的生活方式,正如高铁在中国发挥的作用那样。此外,在与中老铁路连通后,乘火车从曼谷到老挝首都万象最快仅需4个小时左右,预计会为泰国吸引更多老挝和中国的游客,促进经济发展。
中泰铁路合作是一条利国利民之路,为中泰将来更好的合作发展关系锦上添花。中国是新兴大国,在地区和世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大,是泰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旅游客源国,对泰国而言政治经济意义重大。老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过去100年以来,泰国经济发展缓慢,铁路发展不够迅速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瓶颈。中泰铁路的建设做为一个重大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投资额高达好几百亿美元,这将会拉动泰国基础设施的投资,对经济也有很大的拉动作用。
而中国高铁经历了从引进,消化,吸收,到再创新的艰苦奋斗历程,如今中国是世界上高铁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从基建速度到装备制造,从技术的日臻完善到成本的控制,可以说中国的高铁不仅速度是最快的,而且在核心技术方面与其他科技发达国家相比肩乃至是遥遥领先的。在国际市场这个大舞台上,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高铁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中泰铁路合作也可以转移中国富余而优质的产能,让中国的铁路装备接受国际市场的考验,实现互利共赢。
任何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中泰铁路合作共赢之路并非坦途,风雨过后终会见彩虹,凭中国铁路过硬的“软实力”和“硬技术”不久将来一条钢铁巨龙会架起了中国和泰国共同发展的桥梁,谱写了中国和泰国友谊的新篇章。
文 / 甘泉综合整理于参考消息网、凤凰网、观察者网、中华铁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