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过去一周,“中欧班列”发生了这些大事儿
10/23-10/30 跨境铁路行业资讯快报
—— “欧版新丝路”或成中欧合作新机遇
“欧版新丝路”TEN-T示意图
德国《每日镜报》日前报道称,欧盟决定扩展其原有的全欧交通网络(TEN-T),打造一个与“一带一路”类似的“欧洲版新丝绸之路”,希望用更好的基础设施将欧洲与亚洲连接起来。德国《经济周刊》评价称,亚洲对欧洲的重要性越发突出,构建一张欧亚运输网络势在必行…今年年初疫情突袭严重梗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欧班列稳定运行促进了货物与服务的跨境流动,降低了对中欧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冲击和影响。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欧盟对外行动署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称新冠病毒将重塑世界,“中国在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与美国不同,中国是个负责任和可靠的伙伴”。无论是由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还是欧盟力推的“容克计划”,抑或最新的“欧版丝绸之路”,中欧作为地处欧亚大陆两端的两大市场,其合作倡议、计划的有机衔接必将极大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的今天,更具现实意义。(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甘肃省商务厅与青海省商务厅签署推进国际货运班列合作框架协议
据甘肃省商务厅10月29日消息,为进一步加强甘肃、青海两省国际货运班列领域交流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开放合作水平,甘肃省商务厅、青海省商务厅于10月27日在兰州举行推进国际货运班列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并签署了《甘肃省商务厅 青海省商务厅推进国际货运班列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精神,下一步,甘青两省商务部门将结合发展实际,加强对接、密切沟通,共同推进国际货运班列运营。主要内容有:
1) 共同建设“南亚公铁联运通道”
积极支持南亚国际公铁联运班列运营,携手共建南亚公铁联运通道,促进甘青两地与南亚各国的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
2) 共同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支持两省国际货运班列运营平台协作共建陆海新通道,加强与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平台公司合作,积极拓展货源,叠加政策优惠,加密两省陆海新通道国际货运班列。
3) 共同建设中欧中亚班列
加强区域内中欧中亚班列资源整合,鼓励两省班列承运企业拼箱集货,利用两省现有班列线路,深化中欧、中亚方向班列联运、整装、编组合作,共同开行中欧中亚班列,拓展两省中欧班列运输网络和覆盖范围。
4) 共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依托甘青两地产业、区位优势,发挥“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通道重要节点、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开放平台作用,推动双方大型物流企业和供应链管理企业合作,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甘肃省商务厅)
—— 2,700吨钢材搭乘宁夏货运专列前往中亚
宁夏国际货运专列发车现场
10月27日下午,45车、2,700吨钢材搭乘22071次国际货运班列从宁夏银川南站启程,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前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据介绍,钢材是宁夏出口的主要货物品类,目前轮胎、马铃薯、赖氨酸、瓷砖、锰硅合金、电焊机等12个产品已成为宁夏国际货运班列中的特色产品代表。截至目前,宁夏国际货运班列已发运200列、8,592车,总货重达42.95万吨。(中国新闻网)
—— 山东欧亚班列两年累计开行2,280列
10月2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山东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有关情况。据山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德平表示,山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丰硕成果,在构建国际互联互通新通道方面,整合“齐鲁号”欧亚班列,连通“一带一路”沿线14个国家、42个城市,两年累计开行2,280列;今年前三季度开行1,151列,增长45.5%,总货值约97.9亿元;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建立中(鲁)韩、中(鲁)日欧亚国际物流通道统一服务平台,开行日韩陆海快线,加速推进中韩陆海联运甩挂运输常态化运行,畅通“东联日韩、西接欧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齐鲁晚报)
—— 首趟焦煤中欧班列运抵乌兰察布
首趟焦煤中欧班列运抵乌兰察布现场
10月27日消息,一列由50节车厢组成、满载100个集装箱、共计3,116吨焦煤的中蒙“乌兰察布号”首列焦煤班列于近日驶入集宁货运中心庙梁车间西货场。据悉,此趟班列从蒙古国乔伊尔专运线站台装车发运,经二连浩特口岸入境,全程运行866公里,货值280万元。这些焦煤落地后将在乌兰察布市庙梁进行清洗加工,成为精洗煤后再由庙梁西货场装车运往曹妃甸港等地,及时保障全国煤炭需求。据了解,此次开通的焦炭中欧班列首年运输量不低于150万吨,步入正轨后,进口量不低于300万吨。(央广网)
—— 吉林省前三季度中欧班列开行情况
10月24日,一列搭载电子产品、服装鞋帽、工艺品及汽车零部件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长春兴隆铁路口岸发车,此后10余天将陆续抵达欧洲各站点。据统计,今年1-9月,“长满欧、长春-汉堡”中欧班列运量逆势上扬,共承运货物10,283个标箱,同比增长27.51%。其中,省内货物计4,366个标箱,占比大幅提升。据长春国际陆港负责人介绍,从长春到欧洲的货物通过海运通常耗时55天,而通过中欧班列用时较海运可减少一半多,对外贸企业来说时效尤为重要。(吉林日报)
—— “金华-基辅”中欧班列首发
“金华-基辅”中欧班列首发现场
10月23日上午,载有86个标箱出口货物的75044/3次班列从铁路金华南站启程,前往8,890公里外乌克兰首都基辅利斯基站。据悉,此趟班列载有货值约460万美金的日用百货等商品,经由二连浩特口岸出境,预计在途运行时间15-18天。数据显示,截至10月23日,金华中欧班列运行线路达13条,今年已开行302列,发运24,912个标箱,其中9月开行81列,发送6,644个标箱。下一步,金华班列还将计划增开至法国里尔、比利时列日等新线路。(央广网)
—— 七苏木中欧班列首次搭载俄进口沥青
10月23日,一列满载200吨、8箱俄罗斯进口沥青的首趟货运班列顺利抵达乌兰察布市七苏木中欧班列枢纽物流基地。据悉,该趟班列自10月5日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启运,全程历时18天。据统计,今年七苏木中欧班列已开行97列,其中去程67列、回程30列;回程货源品类由最初的单一品类木材拓展到现在包括木材、矿石、亚麻籽、油葵籽、乳清粉、沥青等在内的12种品类。(活力集宁)
—— 俄铁组织运行中俄石墨电极运输业务
日前,俄铁物流与俄铁集装箱共同组织了从中国向俄罗斯萨拉托夫州运输石墨电极的运输业务。据悉,4个40英尺集装箱装载共计88吨石墨电极在中国四川省搭载列车始发,抵达萨拉托夫州火车站后转公路运输发往冶金厂,全程用时25天。据介绍,该趟货物在交付后,将被进行评估,如鉴定成功通过,该线业务将达成长期合作。(中俄资讯网)
—— 土耳其国家铁路:将积极参与中欧班列
“巴库-第比利斯-卡尔斯”铁路线
10月21-24日,由土耳其运输和基础设施部举办的铁路峰会上,土耳其国家铁路代表发言称,欧亚运输走廊上已开发初具规模的多式联运网络,“一带一路”让欧亚大陆建立了更多新的多式联运和货运中心。目前,在“巴库-第比利斯-卡尔斯”(BTK)铁路线及另外5个运廊中,诸如食品、农产品、清洁材料、矿石、纺织品、汽车零件、电子材料等多种货物均已实现成熟的国际运输模式。该代表称,土耳其将继续大力发展铁路转运业务,力图将30%的中欧铁路运量从中俄既有运输走廊上转移到自己参与的南部运输通道,并不断提升中国至土耳其的运输时效。(探索新丝路)
—— 俄远洋组织首趟“鄂木斯克-中国”大麦联运
据报道,俄罗斯远洋集团于日前组织了首趟“鄂木斯克-中国”大麦集装箱的多式联运,由铁路运输64个20英尺集装箱从鄂木斯克始发,在抵达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后,转海运发往中国天津和厦门,预计全程运输时间不超过30天。(中俄资讯网)
—— 外媒: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去回程不平衡
据外媒报道,中国发运至欧洲的铁路箱基本满箱,而从欧洲返还至中国的集装箱有相当一部分是空箱。报道称,就铁路箱返程问题,铁路货运业应多管齐下,避免“一刀切”。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19年中欧班列开行8,225列,其中西向3,110列,东向2,711列;中俄班列1,118列,其中返程988列。文章称,国铁集团与开行班列的城市近年来相继出台政策,鼓励返程班列的开行,整体发展速度较往年更快,例如部分班列公司陆续开行俄木材回程班列,但其供应链组织仍面临困难。据悉,目前有班列每周发往欧洲的列车可能超过10列,但返程班列只有2-3列,东西向开行频次严重失衡。此外,该文章还提出以下4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1) 应制定有关政策,促使班列公司将本地制造企业开行的供货专列的空箱及时运回,如重庆惠普出口专列、成都沃尔沃汽车出口专列、合肥奇瑞汽车出口专列等。由于该类列车大部分使用数量稀少的内部支架等特定设备,因此返还流通尤为重要,须出台配套政策支持此类设备返程。对于无法定期返程的班列,应允许通过公路、海运等运输方式。
2) 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40英尺冷藏箱搭乘中欧班列,促进欧洲生鲜食品运往中国的冷链班列发展,以增加东向开行的车次。
3) 应适当控制中国西向出境班列的开行规模,减少发往欧洲的集装箱数量。通过补贴退坡政策,让一些不依赖时效、对运费敏感、价值低的货物退出中欧班列市场,同时将宝贵的财政补贴和有限的运输能力释放给制造业附加值较高的货物。
4)应鼓励地方政府打破与中铁集团的行政壁垒,加强集装箱的中转合作,提升其利用率、同时,还应鼓励各班列平台、国铁集团与船公司的合作,在可行性较高的东欧地区实现空箱回运。(Railfreight.cn)
—— 今年阿拉山口进出境中欧班列超4,000列
10月27日,一列装载汽车配件、电脑产品及服装百货的武汉中欧班列从阿拉山口口岸驶向波兰马拉舍维奇。这是今年以来,由该口岸进出境的第4,000列中欧班列,也是该口岸自2011年班列出入以来首次年度突破的4,000列。数据显示,今年截至10月27日,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4,007列,货运量287.4万吨,货值203.9亿美元;返程班列载货率由2014年的9.1%提高至现在的95.8%。目前,途径该口岸的中欧班列运线有12条,直达13个国家,搭载货物品类由电子产品、打印机、笔记本电脑、汽车及配件、重要物资、跨境电商包裹、食品、服装、日用百货、木材等200余种。(乌鲁木齐晚报)
—— 二连铁路口岸进出境班列累计突破5,200列
10月中旬,一列搭载86个标箱货物、由厦门东孚火车站始发的中欧班列,由二连浩特口岸出境,前往俄罗斯莫斯科。据悉,班列搭载货物有服装、儿童玩具及显示器等,货重318吨、货值1,673万元,全程运行9,960公里,预计用时18天。该趟班列的顺利通关,标志着二连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自2013年运行以来累计突破5,200列。据介绍,目前途径二连口岸的运线达42条,过货量从最早期的900多吨增至118.6万吨;二连海关日均通关发运8趟班列,单日最高可达11列。(正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