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取消英语主科地位,对平民百姓来说,是好事吗?
2023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陈伟志建议取消初中、高中英语的主科地位,高考外语改必考为选考。这建议刚一提出,便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其实,早在6年前的2017年,全国人大代表李光宇就曾提出过类似的建议:高考取消英语科目,把中小学生的英语必修课改为选修课。
原因如下:
1、英语太难学,占用了学生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
2、学的英语大多数学生用不上,长大当翻译或者出国留学的只是极少一部分人。
3、高考英语或取消,或改为选考,可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有利于实现教育平等。
两位委员代表的观点迎合了一部分人的想法。于是引起了对英语主科地位以及必考选考的争论。
我认为,上述原因是站不住脚的。
1、英语难学不假,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假,但是不至于影响其他各科的学习。优秀的学生都是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的。自从1983年英语在高考中取得了同语文、数学相等的分值开始,直到今天正好有40年的历史。
在这期间,考上大学的学生不计其数,由于高考英语成绩糟糕而无缘大学的也不乏其人,但这只能怪自己悟性差或者没有合理平衡好各科学习的时间,而不能把责任推到英语这门学科身上。正如跳高运动员跳不过杆,只能怪自己学艺不精,而不能责怪跳高这项运动存在。
2、至于说学生们学的英语大多将来用不上,我想说的是,在学校里学的绝大部分(包括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都是用不上的,不只是英语。如果只学用得上的内容,学生们只需要小学毕业就行了。再说,你认为所学的英语将来没有用处,也并不一定真的没有用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名保安由于懂得英语,帮一位跨国公司董事长找到了迷路的女儿,最后被招聘为该公司的副经理。对这名保安来说,英语有用还是没用?
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街头的很多老大爷老大妈用流利的英语给老外指路,树立了北京市民热情、热心、向善的良好形象。你能说学习英语没用处?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可谓日理万机,晚年仍然自学英语。他提倡60岁以下的领导同志都要学习英语。1972年,在接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时,解释了“paper tiger"(纸老虎)的含义,巧妙化解了尴尬处境。
学生学习尤其不能太功利。现在形势发展这么快,万一有一天所学的英语能用得上了呢?“书到用时方恨少”,不能等到用到了某些知识,再去学,那样就晚了。
3、高考英语取消,或改为选学选考,不但不会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而且会进一步拉大距离。如果英语地位降低,意味着“国家免费英语教育”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意味着很大一部分英语老师将退出公立学校,意味着绝大部分学生将会放弃英语一科的学习。同时也意味着社会上英语培训机构价格的大幅上涨。英语就会像高尔夫、钢琴一样,成为只有少数非富即贵的富家子弟才能学习的稀缺科目。
但是全球化在加深,世界各国的科技、经贸、旅游、文化交流在增强,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的工具属性没有变,这决定了我国的大学的很多专业,英语照样是标配、是门槛。例如: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物流、旅游管理、生物工程、刑侦学、心理学、法学等上百种专业,可以说,只要你想在某个领域有更快的发展,英语就是一个不能逃避的存在。
如此一来,有英语傍身的富家子弟在未来的高考中就有了更多选择,就能减少更多的竞争对手,就更容易上岸;而很多寒门子弟,由于不学英语,很多专业受限,所以自然就被很多热门专业排除在外,同时也影响了以后所学专业的高层次发展。
最后,我想说的是,19世纪、20世纪,整整两百年的时间,西方国家借助两次工业革命,在科学技术方面对中国形成了全面的超越。近代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发明、创造绝大部分都是西方人完成的,从蒸汽机到发电机、内燃机,从火车、汽船到汽车、飞机、无线通讯。绝大部分的科学技术、实验报告、研究成果都是用英文写成。我国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赶上并完成超越,就必须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的科研成果,就不得不需要培养大量的能用英语进行交流的高端人才。
因此英语地位不能降低,更不能取消,全民英语的格局不能改变!
唯一可以改变的是:创设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社会氛围、社会环境、改革教学方法,革新教学内容,让英语学习变得轻松、快乐、有趣。
对于这个话题,你是怎么认识的?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