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从“工作报告”中看清楼市新变化,让老百姓买的起房,住的起房
今天的重点就是学习“工作报告”,从“工作报告”中关于房地产的表述看清楼市新变化。毕竟,作为房地产行业人士,既要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把房地产发展新变化中这条新变化的道路看清楚了,顺势而为,才会更好一些。
先说一说“工作报告”中对房地产的定调:
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这一句话实际上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保障性住房从今年开始优先于商品住房,特别是在当前全国住房约6.6亿栋的情况下,在全国人均居住面积约为43平米的情况下,在2022年全国人口负增长85万的情况下,通过保障性住房解决刚性住房需求。从而为新市民、青年人缓解居住压力,有利于他们进城、落地、生根。
二是坚定不移的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改善性住房属于市场行为,在当前经济、生活质量的逐年提升之后,每年都会有部分居民想住更好的房子。这部分需求通过信贷支持及市场化的住房供应进行保障。
大家需要注意一点的是,今年把“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放在了首位,实际上也表明了租购并举新模式的正式开启。以当前的房价收入比,以当前的商品房市场行情,新市民、青年人在短期之内是很难通过商品房来满足居住需求的。因此,租赁性质的保障房就成为新时代楼市发展的重点。
“租购并举”的新发展模式中,租赁性质的保障放在首位,其对应的配套支持政策已经开始。
从土地供应来看:自然资源部在去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用地供应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了重点。要按照“以人定房,以房定地”原则,统筹安排供地总量、结构和布局。而对保障性住房的态度更为清晰,即:
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应供尽供。
一句话,商品房供地要根据人口来调整,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只要有需求,就会得到支持。
从融资支持来看:今年首次明确了融资会更多的向保交楼,向租赁住房倾斜。比如,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拟出台“金融17条”,保障性和市场化租赁住房全覆盖。
以租赁为主的保障房从今年开始,可以说是要地给地,要钱给钱。自此,租金低于市场行情的保障房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当然,“租购并举”的新发展模式中,租赁性质的保障放在首位,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其本原则仍然是坚决贯彻房住不炒!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能更快、更好的让老百姓买的起房,住的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