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俄乌冲突给中国的教训:俄高机动部队流的血,中国轻高机旅要避免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双方暴露出来的问题都不少。国内很多人对俄军重装部队的损失记忆深刻,但俄军的高机动部队在此次俄乌军事冲突中的损失也十分惨重。在俄乌军事冲突初期,装备“虎”式装甲车的俄军高机动部队沿着乌克兰境内的公路网快速突进,让不少人以为俄军很快就会打一场现代化的“闪电战”。但对于俄军来说,乌克兰实在是太大了,在后勤跟不上的情况下,俄军初期高歌猛进的高机动部队,很快被乌军各种游击力量所重创。
看到俄军高机动部队在乌克兰流的血之后,国内也开始有人讨论,想知道中国的轻型合成旅能否避免俄军高机动部队的惨败。但实际上,这种比较是错误的。因为我国的轻型合成旅具体还可以分为轻型山地合成旅、轻型摩步旅和轻型高机动合成旅。适合与俄军高机动部队进行比较的,应该是我军的轻型高机动合成旅,即“轻高机旅”。
俄军高机动部队的装备和基本情况;
俄军高机动部队的装备,实际上非常单薄,俄军高机动部队装备的车辆,主要是“虎”式系列装甲车、“猞猁”系列装甲车和“台风”K装甲车。这些俄军装甲车的机动能力都相当不错,但为了强化机动能力,其防护能力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削弱。在“治安战”中,防御7.62毫米通用机枪的水平算是还不错了。但到了俄乌战场上,这些俄军装甲车面对的,基本上都是各种火炮、RPG和反坦克导弹。
“台风”K
俄军也曾推出相应的防护强化型号,比如直接在“虎”式装甲车上安装了“接触1”式爆炸反应装甲,能够抵挡RPG-7的直接攻击。但是在面对串联破甲战斗部弹药,就没有什么作用了。至于直接增加车体外钢装甲的做法,防护提升效果更是不明显。
俄军高机动装甲作战车辆最大的问题,实际上不是防护问题。毕竟不能指望一辆轻型高机动车辆,拥有能够和步兵战车比肩的防护能力。俄军轻型高机动车辆最大的问题,是压制火力不足。在大部分情况下,俄军的“虎”式装甲车会在车顶装备7.62毫米/12.7毫米机枪或3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这个火力,在面对突然出现的乌军伏兵时,并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压制住对手。
“虎”式装甲车的压制火力并不算强
在叙利亚内战期间,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因为对“虎”式装甲车的火力感到不满,甚至直接在缴获的“虎”式装甲车车顶上,安装了一个从BMP-1步兵战车上拆下来的炮塔。
顶着BMP-1炮塔的“虎”式装甲车残骸
俄军高机动部队在遭遇乌军顽抗的时候,并不是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直接开着轻型装甲车去强攻。在大部分情况下,俄军高机动部队都是选择绕开。俄军高机动部队最多的损失,就是来自于突然出现的乌军伏兵,以及配备了一定曲射火力,但是却没有强大装甲作战力量的乌军。在这种情况下,火力压制能力薄弱,尤其是缺乏曲射压制火力的俄军高机动部队被乌军痛揍损失惨重,也就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了。作者/军武杂谈
中国轻高机旅的装备和基本情况;
顾名思义,中国的“轻高机旅”实际上指的是装备“国产第三代轻型高机动战术轮式车辆”的合成旅。所以,中国“轻高机旅”的装备就是以“猛士”等高机动车型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车族。换言之,这几年在公开场合亮相的各种“猛士”系列变种车型,实际上都是我军“轻高机旅”的装备。
如果只看单车性能的话,基本型的“猛士”装甲车火力是以12.7毫米重机枪和3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为主,和俄军高机动部队的“虎”式装甲车差不多。但问题是,我军的“轻高机旅”除了基本型的“猛士”外,还装备有大量的辅助作战车辆,这是我军“轻高机旅”和俄军高机动部队最大的不同之处。
我军“轻高机旅”的营级作战单位,就配备有可拆卸式的120毫米迫击炮和82毫米迫击炮。在遭到伏击之后,我军“轻高机旅”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敌人展开曲射火力反击。而如果是旅级作战单位接敌,那么还有以“猛士”为载具发展而来的PCL-171型122毫米榴弹炮和“猛士-3”型122毫米模块化箱式火箭炮。
这两款火炮的压制能力,完全是俄军高机动部队不敢想象的。如果是遭遇地方的装甲作战车辆,以“猛士”底盘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红箭-10”重型反坦克导弹发射车,也能够让对方的装甲作战力量不敢轻举妄动。此外,我军还发展出了“猛士”架桥车。出了没有“猛士”突击炮之外,基本上能凑齐的都凑齐了。作者/军武杂谈
“猛士”架桥车
而在无人机方面,随着无人机在俄乌军事冲突中逐渐崭露头角,我军的“轻高机旅”也在不断强化无人机作战能力,开始给迫击炮、榴弹炮和火箭炮作战单位配备无人机,提供侦察和火炮校射服务。至于“轻高机旅”下属的侦察作战单位,无人机普及率更高。
俄军高机动部队提供的血的教训;
虽然俄军高机动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并不如我军的“轻高机旅”,但是仍然让我们看到了高机动部队在现代战争中一些特别需要吸取的教训。比如,需要拥有更强的态势感知能力、更强的瞬时压制火力和更强的非接触式作战能力。这三种能力从目前来看,都可以通过发展无人机作战力量来解决。
比如我军可以给“轻高机旅”配备的以“猛士”装甲车为载具的固定翼无人侦察机,不仅可以为炮兵提供目标的火控诸元,还能够提前对部队前进路线和进攻目标展开侦察,避免不必要的流血和牺牲。
而在非接触式作战能力方面,我国此前研制的以“猛士”为底盘发展而来的“蜂群”无人机发射车,也可以在战时对敌军展开饱和非接触式攻击。所以,从整体上来看,并不是轻型高机动部队在现代战争中不吃香了,而是俄军轻型高机动部队建设不完善,不如解放军的“轻高机旅”。